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海绵城市建设 我们准备好了吗?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发布时间:2016/4/1 | 浏览次数:

   201312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做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从此,全国掀起一股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

  什么是海绵城市?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给出了权威定义: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这个定义涵盖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载体、目的,并十分精准地将海绵城市建设定位为“城市发展方式”。

  的确,海绵城市是以构建良性水循环系统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不妨检点一下曾经的城市发展方式,反思一下在城市建设中对待水的态度:我们追求宽马路、大广场,大量的硬质铺装让水无处可藏;我们与水争地、填湖埋河,让水无家可归;我们热衷围湖建楼择水而居,破坏环湖生态,让湖泊变水盆;我们人造水景、拦水造闸,让活水变死水;我们随意覆盖河道,让水难见天日;我们对河道裁弯取直,让水难以驻足停留;我们投入巨资硬化河底驳岸,让水窒息而亡;我们向河湖排放污水倾倒垃圾,让水体黑臭变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于人于物,同理类推。我们没有善待水,水也就不会善待我们,城市内涝、黑臭水体、热岛效应是水对我们的报复,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存环境。

  现在,海绵城市来了,它是一剂有效解决城市水危机的良药。“渗、滞、蓄、净、用、排”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六字真言,简而言之,就是要把降到地面的雨水控制住,使其尽可能地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滞留在低洼地暂时存滞而不急于排放,减小管道瞬间过流压力;存蓄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最后,多余的雨水再通过管道、泵站、河道进行有序排放。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等水安全问题、水体黑臭等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地下水过度超采等水资源问题。通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提升城市雨洪管理能力,削减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有效利用,进而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水系统、道路广场系统、园林绿化系统、建筑住区系统等。海绵城市建设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它集合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环境学、气候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基于系统的顶层设计,必须基于对传统城市水管理系统的理解和对规划管控方法进行彻底革命,从而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环境的创新型优化配置与管理。

  当然,海绵城市有其亲民的一面,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通常就是一条蜿蜒的河溪、一段透水的路面、一方下沉的广场,抑或是一处下凹的绿地、一条植草的沟渠、一块绿色的屋顶、一道断接的路牙,它可以融入城市每一寸土地,悄无声息地陪伴在你我身边,甚至你根本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英国的一位同行曾经告诉我,不要放过哪怕是只有乒乓球桌大小的面积,要见缝插针地做,在英国,哪怕是居民在自家院落里硬化几个平方米建一个停车位,都是需要经过政府批准的,因为无数个小块的硬化场地加在一起,对城市排水系统增加的压力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说海绵城市就在你我身边,它真的很亲民。

  但是,海绵城市建设又是“高、大、上”的,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个单体工程,必须系统规划设计,层层分解目标,否则将会碎片化。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无论是技术支撑体系,还是政策支撑体系都是极不完善的。在技术方面,我们还没有系统研究城市降雨规律、产汇流规律、土壤渗透特征,缺乏完善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缺乏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以及运行养护相关规范标准,甚至在植物品种选择上我们都很迷茫;在政策方面,我们没有法律法规支撑,没有制度办法保障;在人才方面,我们缺少横跨多专业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甚至能够熟练应用模型工具的工程设计人员都很匮乏;在产业方面,我们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团队,乃至产品和材料。

  因此,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真正富有内涵的海绵城市,是我们每个城市建设者必须冷静思考和正确应对的。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弥补我们的不足,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美国的低影响开发,与我们的海绵城市有异曲同工之处;国内16个国家级试点城市的探索实践,亦将为我们带来本土的模式和方法。当然,借鉴任何经验和模式,都必须因地制宜。

  通过绿色生态方法与灰色基础设施的有效结合,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全省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国务院和省政府已经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海绵城市建设必须由大生态格局出发,由多部门、多学科协同联动,任务繁重而又紧迫,我们准备好了吗?

 上一篇:如何应对水务产业重构? 听听行业专家怎么说
 下一篇:水利部摸底地下水:八成不能饮用 遭污染超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