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衡水问水”系列报道之一:从打井到封井,破题“缺水之困”
来源:河北日报 | 发布时间:2018/9/11 | 浏览次数:

 


  

  近年来,衡水湖建立起了引水补水长效机制,根据需要适时实施生态补水,保障了衡水湖的水位,也进一步改善了水体水质。这是近日用无人机拍摄的衡水湖湖心岛。 记者 焦磊 通讯员 陈康摄

  编者按

  衡水自古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这里,曾经河渠交织、水路纵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衡水的地上淡水资源逐渐减少,形成了与周边地区相连、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的大漏斗区。

  面对这一困境,衡水人迎难而上,采取多种有效方法,破解水的难题。衡水市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地下水采补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一座“生态宜居滨湖园林城市”正在崛起。

  即日河北日报推出“衡水问水”系列报道,通过一系列报道,把衡水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记录下来,彰显衡水这个与水有着深厚渊源的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鲜活魅力。

  8月18日,衡水高新区北宋家村72岁的王锁贵,一大早就来到地里忙活。“今年石津灌渠来水多,俺抓机会浇了两遍水,现在地下水金贵,能不用就不用。”王锁贵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村里大小坑塘一年四季水都满着,打10多米深的井就出水;到了60年代,打到30多米才行;80年代后期,打井得到100多米才能抽出水来……水成了农民的“宝贝疙瘩”。

  十年九旱,曾让衡水“望水欲穿”

  衡水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卫运河、南运河、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清凉江、索泸河、江江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斜穿全境,滹沱河、潴龙河则由西向东横贯市域北部,丰富的水资源养育了生存繁衍在这片热土上的衡水儿女。

  然而,此景远去,已成追忆。上世纪70年代以来,衡水的地上淡水资源逐渐减少。“虽叫‘衡水’,水却从来没有‘衡’过。”衡水市水务局局长张彦军说。

  说到衡水的水,不能不说衡水湖。初秋的衡水湖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桃城区韩家庄村村民韩新亮就在湖边长大,说起衡水湖的人文历史头头是道:衡水湖原来叫“千顷洼”,历史上是黄河、漳河、滹沱河故道,地势低洼,水灾频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衡水湖常年有水,水质又好,周边老百姓用湖水种田、养鱼甚至直接饮用。”韩新亮说,但是上世纪末,因为连年都是枯水年,衡水湖水量明显减少,有的年份都干涸见底了。

  滏阳河是贯穿衡水市区的母亲河,昔日水量充沛。据居住在滏阳河边的老人们回忆,上世纪60年代,滏阳河还是一派“沿岸杨柳青,满耳听鸟鸣,货船通津卫,河中鱼虾肥”的盛况。但自70年代起,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河道逐渐淤积萎缩,完全丧失了航运功能。

  虽然1996年一场特大洪水降临衡水,加上衡水上游的水库相继提闸泄洪,致使衡水地表水水量大幅度增加。但这只是短暂河水丰盈,十年九旱、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

  由于汛期降雨量集中、强度大,为保证水利工程安全,各地对水库汛限水位的设定普遍较为保守。不仅汛限水位设得低,而且汛期也不敢多蓄水,有的甚至在汛前就大量弃水,结果主汛期过后干旱缺水矛盾就显得十分突出。“在我省,这一状况曾普遍存在,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成了我们水利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衡水市水务局防汛抗旱办公室副主任冯文正说。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游河道陆续建了东武仕、岳城、朱庄、岗南、黄壁庄、西大洋、横山岭、王快、临城等大型水库,中型水库更多,小型水库不计其数。这些水库充分发挥了拦洪蓄水作用,但也减少了对衡水的水供给。

  过度超采使衡水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漏斗区

  水是农业的“命根子”,没有水怎么办?

  作为农业大市和国家粮食生产基地,衡水不得不开采地下水保证粮食丰产丰收。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该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机井建设,多数年份的地下水超采量达到8亿至10亿立方米。受此影响,自1974年开始出现了“冀枣衡”地下水漏斗区,目前已经扩展到衡水全境,并与周边漏斗区相连,逐步形成了一个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中心埋深近120米的复合型漏斗区。

  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不仅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峻考验,还造成了地面沉降,公路、桥梁等地面建筑物基础下沉、开裂,地下管道等断裂,部分机井报废,河道行洪、排沥能力降低等诸多问题。据初步统计,衡水市已发现地面裂缝数十条,其长度从数米到数百米。

  景县留智庙镇八里庄中心校操场一隅,河北省地下水监测站像忠诚的卫士,无声地工作着。“这一带是衡水漏斗超采区的‘锅底’,地下水位最深时曾达到119.53米!”景县水务局工程股股长夏同云,是一位干了35年水利工作的“老水利”,说起“119.53”这个数字时,他十分痛心。

  该市水务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徐阳提供了一组数字:衡水多年平均降雨量509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1557毫米。他说,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以前,衡水市多年平均用水量约15亿立方米,可供水量只有7亿多立方米,每年至少超采地下水8亿立方米。

 

  “就近些年衡水地下水状况来说,治理超采成了全市水务工作的头等大事。”张彦军说,“一方面,衡水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48立方米,为省人均水平的48%,为全国人均水平的6.7%。长期严重超采地下水,形成了覆盖衡水全境的复合型漏斗;另一方面,农作物是‘吃水大户’,作为国家重要粮食产区,每年衡水调出小麦10亿公斤左右,相当于又调走了四五亿立方米淡水。”  

  自2003年开始,衡水市探索推行了叫响全国的“咸淡混浇”灌溉模式、“一提一补”农业水价机制(即“电提亩补”,先将电费上提,按浇地用电量收电费,再将电费提价部分以政府补贴方式按土地亩数平均下发),实施了低压输水管道、渠道防渗工程、小白龙灌溉等“小农水”重点建设项目,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工作全面推开。

  “2014年是一个重要年份。”张彦军激动地说,“那一年年初衡水被国家确定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对全市超采治理工作影响深远。”

  按照上级精神和领导要求,该市加强顶层设计,邀请全国、全省知名专家根据衡水实际制订治水方略,加大了地下水超采治理力度。

  “四替代、五举措”治水方略全面推开

  “治水方略,来源于多年的实践探索。”衡水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士坤告诉笔者,“这就是以治理地下水超采为目的的‘四替代、五举措’。”

  杨士坤所说的“四替代”是: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外来水替代本地水、浅层水替代深层水、低耗水作物替代高耗水作物;“五举措”就是“节、引、蓄、调、管”五项措施。

  “节”,就是节水。把节水放到优先位置,提高水利用效率,发展节水灌溉和农艺节水技术,实现了从渠首到田间节水一条龙。如今,在衡水大地,喷灌如天女散花,滴灌似无声细雨,滋润着干渴的土地;“一提一补”农业水价改革,撬动试点村节水率达21%,每亩年节水量可达40立方米。

  “引”就是引水。把外流域调水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最大限度引用外来水。去年,该市从南水北调中线、黄河、卫运河和岳城、岗南、黄壁庄等水库引水6亿多立方米,农民尝到了地表水灌溉水量大、浇水时间短、作物长势好的甜头。

  “蓄”就是蓄水。以构建“平时储水、用时供水、涝时排畅、城乡一体、循环贯通”水网体系为目标,下大力建设调蓄工程。目前,该市共整治蓄水坑塘438座,蓄水能力达到6297.5万立方米。

  “调”就是调结构。调整种植结构,改变种植模式,实施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535万亩次、小麦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项目35.3万亩。至今,累计压减高耗水小麦种植面积226万亩次,累计还林还湿21.4万亩。

  “管”就是管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顺利完成水资源税试点和农业水资源税纳税人认定工作;落实农业水价“一提一补”改革面积315.68万亩,累计收取水费2529万元;顺利完成水权制度建设任务,完成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水资源使用权分配,确权水量12.99亿立方米;安装取水计量设施2万余套,布设地下水动态监测井254眼,基本建成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

  徐阳的父亲叫徐少钧,退休前是衡水市防汛抗旱办公室副主任。那时,抗旱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打井。有意思的是,父亲从前打井,儿子今天封井。小徐和他的同事已参与封掉6000多眼机井。

  其实,打井和封井,都是为一个“衡”字。

  破解“水不衡”难题,就是解决衡水人的生存问题,就是解决衡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水利部在推介衡水经验时指出:“衡”字可以组成多个词汇,做到“采补平衡”“均衡发展”,是衡水在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时空失衡的状况下,一种值得借鉴的有益探索。

  破解“水不衡”难题,衡水正砥砺前行!

 

 上一篇:生态环境部通报水源地专项第二轮督查进展,哈尔滨西泉眼整治“零进展”
 下一篇:《衡水“问”水》系列报道之二:从采水到引水,求解“用水之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