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城乡供水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水网 | 发布时间:2023/10/20 | 浏览次数:

 


image.png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既能满足社会效益,也能满足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行业热议的重要话题。9月14日,在2023(第八届)供水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江西水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都望以“城乡供水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为主题,分享了江西水务在城乡供水一体化方面的经验与探索。

图片1_副本.png

李都望

 

  江西水务供水概况

  2010年成立时,江西水务拥有7家县级自来水公司。到2010年~2020年期间,江西水务每年并购3~7家供水公司,快速扩张。到2020年开始,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即城乡供水一体化的2.0版,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高品质供水和物业化服务两个方向,理念和做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为止,江西水务有43家县级自来水公司和2家地级市公司,总员工数4600人,总资产196亿元,运行水厂为206座,其中农村水厂有128座,实际供水能力是411万吨/日,服务人口超过200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40%,超过800万。

  除城乡供水一体化之外,江西水务的其他业务板块还包括污水处理水质检测、工程建设、高品质供水和市政维养。

城乡供水一体化创新实践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地方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不得不管;对于企业来说,要考虑如何实现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江西水务的思路是通过打破城乡“二元割裂”,统筹城乡供水资源,将政府初步投入资金资本化,以城市盈利弥补农村亏损,以工程收入弥补供水亏损,发挥规模优势延伸产业链,再依托信息化技术挖掘新业态。

江西水务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江西省的特点。江西是山区丘陵地带,城镇化率不高,江西水务采取的模式是以县域为单位,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以城市供水管网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以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以分散式工程为补充的供水工程体系。在运维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将规模偏小工程以及分散式工程整体打包,委托规模较大的水厂代管。

对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李都望认为,首先要厘清政府该干什么,企业该干什么,明确双方的责权利,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首先是站在整个县城和区域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在政策层面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同时做好监督管理和规划设计。

江西水务作为实施主体,负责四大方面:投资并购、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供水保障。

图片2.png

投资并购方面,江西水务首先跟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明确5年内达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5%的目标。接下来对原公司所有人、财、物全盘接受,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如政府专项建设资金、地方专项债、国内银行贷款、世界银行及国开行低息贷款等),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规划设计建设,最后达到省内对于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整体要求。

规划建设方面,一是以县域为单位,对全域范围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布局,合理确定供水工程。二是四化管理,规范建设。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规划、设计与施工,同时按照集团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性文件和企业标准规范,如《给水工程设计指导准则》、《水厂自动化建设标准》、《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规定》、《水厂标准化设计》,实现了标准化建设。三是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用多种模式并存的方式去推进城乡一体化,因地制宜。四是开源节流,保质保量。

实施建管分离,由水务集团统一建设,标准和规范要求都由集团管控,集团专家团队对设计施工进行严控,既保证了质量,同时也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控制了设备材料的成本和价格。

运营管理方面,分为三个层级。集团层面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确定子公司目标任务,强化运营管理并加强考核;下一层级设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运营中心,实行靠前指挥,管理前移;再下一层是每个县的自来水公司,维持日常运维,保障安全生产,完成目标任务。

不少同行都听说过这个典型案例——乐平模式。该项目从2009年建设以来,到目前为止累计投资9.2亿,供水能力由3万m3/d增至13.3万m3/d,形成了10+1的布局,即10个农村水厂+1个城市水厂的供水体系。当时成立了农村分公司,2022年的营收基本上能够覆盖乐平所有农村水厂的运行费用,再结合“以城补乡”的理念,用城市水厂的盈利来弥补农村水厂的财务费用和折旧费用,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城乡供水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自2010年以来,江西水务开始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并购了很多项目,每年投资十几个亿。到2020年并购步伐放缓,投资回报要求高,随着经营指标的不断增长,集团公司的经营压力也不断增长。基于当时的情况,江西水务在思考究竟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因此,江西水务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一)高品质供水

首先,高品质供水,也是行业热门话题。江西水务的模式是采用末端净水装置,投资相对比较节省、见效快、效果好,符合江西的实际情况。在小区二次供水的地方加一套处理设施,自来水经过膜处理设备后达到高品质供水的要求。

江西水务在分质供水和全流供水之间做了很多权衡,最终选择了全流(家中所有的用水,都是高品质供水)。

图片3.png

李都望进一步介绍,末端净水系统里区分了大流量、中流量、小流量膜组,在供水高峰期、正常供水期和小流量时期可自动切换,能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费用。投资测算表明,建设成本大约是1500~3000元/户,用户收费标准约为25~35元/月。

在膜的选择上也有特点,采用高通量的膜,使用寿命高达十年,跨膜压差小(约3m),可利用市政自来水管网余压或液位差产水,不消耗电能。占地面积小,以800户小区为例,设备大概占地面积为9.6平方米就能满足要求。产水稳定可靠,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公布水质检测数据,对老百姓有个交待。

目前,这种模式在省内22个县/市/区落地了试点项目,覆盖了政府公建、风景区、老旧小区和新建小区四种类型,各种场合都可以使用。

(二)农村基础设施物业化服务

二是江西水务推出了农村物业化服务,典型案例是广昌模式。2022年,江西水务和广昌县政府签订了协议,把农村供水工程、乡村道路、高标准农田、新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墓五方面的内容交由自来水公司来运营管理,管护费用平均1500万元/年,10年共计1.5亿元,打造农村“五位一体”物业化服务模式。

在此之前,农村水厂有43名人员,维护11座农村水厂,工作量不是很饱和。在推行物业化服务的模式之后,既提升了农村水厂人员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能弥补农村水厂的部分运行费用,顺带着解决了很多农村水厂末端的问题。

对于广昌项目,乡镇政府和主管部门会对其进行外部考核,集团也会对各个维养员开展内部考核,并有明确的奖惩机制。

成效方面,广昌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五位一体”模式实现全县11个乡镇129个行政村全覆盖,惠及农村居民近12万人。同时,最大化程度利用了现有资源和富余劳动力,增加公司经营效益和员工个人收入,将农村供水业务扭亏为盈。对政府来说,也解决了“无人管、缺钱管、管不好、难持续”的难题,实现了“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赢的局面,供水企业也朝着“城乡运营服务商”转型。江西水务正在不断推广这种模式。

无论是高品质供水还是农村物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水价调整、农村水厂运营补偿、二次供水统建统管、政府资金支持、涉水设施施工等等。

图片4.png

展望

最后,李都望对城乡供水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城乡供水一体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直投入,不同阶段有不同投资、不同标准、不同要求。

 

要做好这件事,未来还需要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迭代创新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夯实“三全三统”目标;二是积极推广高品质供水新业态,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拓展农村基础设施物业化服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实现政府与企业双赢。

 上一篇:水利部: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深耕细作、多管齐下,如何推动老城区精准控漏降耗?